醫(yī)院新聞
這項技術,讓肺活檢更安全更準確
近年來,隨著醫(yī)療技術的發(fā)展,諸如肺結節(jié)、肺部占位、支氣管狹窄、支氣管內異物、支氣管結核等許多疾病逐步進入大眾視野,變得越來越“常見”。而對于呼吸??漆t(yī)生來說,這類疾病其實早已熟知,只是缺乏更安全、有效的病理獲取手段協(xié)助臨床診治。
開刀有風險,吃藥有風險,但其實一些必要的檢查也存在風險。肺活檢就是這樣一種檢查。它需要取得患者的肺部組織進行詳細分析,是許多肺部疾病診斷的重要手段。但肺部組織如何?。勘旧砭褪且患闊┦?。
69歲的廖爹爹因“間斷胸悶伴咳嗽咳痰2月,加重三天”,院外治療效果不佳,隨來我院就診。胸部CT檢查提示:右肺門占位,考慮腫瘤性病變,患者腫瘤類型及分期不明確,肺部新生物病變靠近肺門,周圍血管較豐富,且病變范圍相對較小,經皮肺穿刺風險極高。及早取得病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是下一步治療的關鍵。在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后,熊漢忠主任、朱立歡副主任最終確定為廖爹爹行支氣管鏡下冷凍肺活檢術。
術前,熊漢忠主任帶領團隊制定了縝密的手術方案及應急預案,與麻醉科密切協(xié)作,在充分做好術前準備及評估后,熊漢忠主任、王登副主任醫(yī)師為該患者實施了經支氣管鏡下冷凍肺活檢。術中,將冷凍探頭經支氣管伸入遠端小支氣管,利用冷凍探頭在冷凍過程中的粘附性,將探頭周圍的外周肺組織快速取出,成功獲得組織學標本,整個手術僅用30分鐘。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(wěn),無并發(fā)癥及不良反應發(fā)生,為下一步精準治療指明了方向。
熊漢忠主任介紹,經支氣管冷凍肺活檢是近幾年發(fā)展起來的新技術——將冷凍探頭經支氣管進入肺部,在冷凍過程中黏附住周圍肺組織,快速帶出,獲得大塊肺組織標本的同時,對內部組織結構破壞較少。這項技術較傳統(tǒng)經支氣管鏡下鉗夾活檢,具有獲取標本量相對大且質量高等優(yōu)點,較胸腔鏡及外科肺活檢具有費用低及創(chuàng)傷小等優(yōu)勢,對肺外周病變及彌漫性肺疾病的確診具有重要意義。
經支氣管冷凍肺活檢技術的開展提高了呼吸與危重癥醫(yī)學科對彌漫性肺部疾病、肺外周病變和其他肺部疑難病的診斷水平。未來,科室將不斷拓展業(yè)務范圍,強化診療能力,積極引進對醫(yī)院發(fā)展有切實意義的新技術、新項目,提高呼吸疑難病癥及危重癥的專科診療能力,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(yōu)質、精準的醫(yī)療服務。